手机端
手机浏览器扫码
当前位置:首页>陵园百科>正文

农村殡葬改革有什么问题?如何在农村实施生态殡葬?

  • 2023-09-09 15:50

殡葬是对死者的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方式,从古至今,经过几千年的时代演进,殡葬形式也因时因地而不同,农村地区多以土葬为主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,这种形式与现今的社会发展呈现的不匹配,土葬的一些问题逐渐显露,尤其是在农村地区,农村殡葬形式的改革刻不容缓。

u=1139881638,201235934&fm=253&fmt=auto&app=138&f=JPEG_w=750&h=500.webp.jpg

农村殡葬改革面临的问题

随着殡葬改革的推进,我国部分地区已经采取多种生态殡葬方式,保护了环境,节约了资源。但大部分农村地区仍旧采取传统的土葬方式,改革缓慢,而其他类型的殡葬形式,例如树葬、草坪葬等在农村地区极少出现,少数地区采取火葬方式。总之,殡葬改革在农村地区的推行中存在诸多的问题。

u=327498234,1379933565&fm=253&fmt=auto&app=138&f=JPEG_w=749&h=500.webp.jpg

(一)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,改革推行缓慢

村民们知识文化水平有限,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,一方面,仍旧相信“灵魂不死”、"生死轮回”,认为人死了之后他的灵魂还存在,从老一辈人口中经常令叨的"亡人托梦”以及佳节寿诞给祖先、亡人敬酒烧纸钱等行为就可看出“灵魂不死”的观令在其心中已根深蒂固,代代相传影响着后来人;另一方面,为了顾及面子,村民们往往厚葬亡人,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地位或者宣扬自己的孝心,邻里乡亲攀比在所难免。由于这些传统观令以及攀比心理的影响,人们往往不惜重金隆重举行葬礼,让已故之人“入土为安”,使得土葬“深入人心”,其它方式难以被接受,导致改革缓慢。

Z.jpg

(二) 宣传力度小,推广面窄

虽然国务院在1997年出台了《殡葬管理条例》,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应政策,但农村地区对政策的了解甚少,例如如关于殡葬改革的有关政策,改革的意义,殡葬的相关知识诸如此类信息,人们知之甚少,宣传力度小或宣传不到位是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因素,例如有的地方政府对殡葬改革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,没有强烈的改革紧迫感,自由放任。另外,当人们不能及时从改革中得到切身利益时,政策的推行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,补贴奖励政策的缺乏使得改革在农村地区成效不加,闲难重重。

u=1762279707,3622376848&fm=253&fmt=auto&app=138&f=JPEG_w=500&h=667.webp.jpg

(三) 殡葬方式单一,基础设施缺乏

虽然现在出现了很多新颖的殡葬方式,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与运用,人们依然青睐土葬。即使有的地方逐渐接受了火葬或者其它殡葬方式,但是,一方面政府没有规划出公墓和祠堂用地,况目建设又需要大量的资金,另一方面,政府对把棺材埋在祖坟里和良田里的行为不去追究,所以,公墓和祠堂也就是一个“空中楼阁”,土葬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殡葬方式依然被广泛采用。

9k= (1).jpg



买墓地 就上惠选墓!
  • 购墓优惠

    真实优惠

    优惠信息真实

  • 陵园信息全面

    信息全面

    覆盖大部分陵园信息

  • 专业团队

    专业服务

    百人优秀顾问团队

  • 陵园口碑

    万千口碑

    万千家属共同选择

  • 诚信保障

    诚信服务

    所有信息公正透明

购墓服务咨询热线

400-000-1914

买墓地 就上惠选墓
一对一选墓顾问 专车接送看墓 享购墓优惠折扣

400-000-1914

预约看墓

免费预约看墓!

获取验证码

立即预约